当前位置:中国广告人网站>创意策划>广告杂烩>详细内容
田新利谈广告(三):颠覆奥格威“不要贪图写获奖文案”
作者:田新利 时间:2011-8-4 字体:[大] [中] [小]
-
“不要贪图写那些获奖文案。我获了奖当然很感激,但那些绩效很好的广告却从来没有得过奖。”
“颁奖的评委对他们要打分的广告绩效如何所知甚少。得不到关于这些广告绩效的信息,他们只能依赖自己的见解,而自己的见解总是偏向广告的文词表现的。”
以上是奥格威大师对获奖广告文案的看法,虽然不无道理,但放在今天就不完全正确了。我的不同观点是:广告评奖的制度是不断改进的,评奖旨在广告行业的相互交流,获奖与广告绩效之间并不是成正比的,但能两者兼而有之的也有不少,毕竟评委们都是广告行界的专家学者,虽然不能指望获奖广告都能产生很好的绩效,那至少是广告界的思想碰撞。因为获奖作品一般都是基于市场、创意、美学、心理学、时尚、民俗等诸多因素而创作的,就算不能快速产生广告实效性,但我们也不能因此对这样的广告或文案失去信心。否则,广告的探索就会结束。
总而言之,我认为广告评奖利大于弊,大有存在的必要,就像服装模特走秀是一个道理。在T型台上展示的性感霓裳虽然靓丽无比,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几乎没人穿。当然也可以说这些服装都华而不实,但设计师们独具个性的设计理念却不得不使人折服,而且也促进了服装设计艺术的长远发展,不仅可以拿来欣赏,而且还指引了服装发展的未来趋势。我们不要看着T型台上模特发呆,说不定五年或十年后,满街都是往日T型台上的霓裳丽影。
广告评奖好像学校评奖。一般情况下,学校都是按照德智体美劳等方面来综合考评学生的表现,谓之“学校评奖”。学校通过评奖来鼓励那些表现好的学生也是合理的事情。我们不可否认,通过学校的各种培养,还是能涌现出不少的栋梁之材。试想,如果一个大学生经常在学校得奖,那他走出社会也不会差到哪里去,甚至比学校的表现会更优秀。当然也有一种情况,就是学校评出的优等生返而不适应社会,处处受挫,越挫越败。后者应该是典型的“高分低能”现象,但毕竟是少数情况。我想在广告评奖中也是会出现此类情况的,奥格威大师所说的观点应该属于这类了,但我们也不要忘了评奖的正面影响。
随着中国广告业的飞速发展,很多高等院校都陆续设立了广告学专业。我本人就是广告专业毕业,所以对获奖(文案)广告感受甚多。
广告专业一般是先由基础课程开始的,在大一(专科)或大二(本科)之前是很少接触广告的创作课程,为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着想,学校会先安排中国汉语文学、英语等公共课和市场策划、文案撰写等专业基础课。同时为了保证学习成绩,学校一般不太愿意让学生们在刚一入校就出去做广告兼职工作。所以在此期间,学生们唯一能够接触的广告就是中外的获奖广告作品。到了大学的最后一年,去广告公司做兼职也是个别有能耐的学生,而大部分学生唯一的广告途径仍然看获奖广告。不管专科还是本科到最后几个月,一般都会有一些实习的机会,才能真正接触到广告。不可否认,全国有个别院校的广告专业是可以保证学生充足的锻炼机会的,但大部分都属于前者。不难看出,在中国广告教学的初级阶段,获奖广告片无疑在广告启蒙方面功不可没。而大部分学生的广告创作都是从模仿获奖广告开始的,就像学习中国书法时的第一关“临摹”一样,其实想练好书法,最快的方法还得过这第一关才行。
在一定程度上,获奖广告就是我的广告启蒙老师,并且个别的学生就是在获奖作品的启发下创作出了自己的获奖作品,为以后进入广告公司奠定了坚实的专业基础,不仅让人羡慕也值得鼓励啊!作为曾经的中国广告学子的一员,我得谢谢评奖广告,更要感激那些获奖广告的创作者。
田新利,新锐派营销策划人,“品牌站立”理论创始人,上海致本营销策划机构总经理,著有《谁躺在奥格威怀里:反思本土广告》一书。曾为多家企业成功进行过营销诊断与品牌策划。机构邮箱:zhibencehua@163.com 机构官网:www.shzhiben.com 机构值班电话:15802148315